新闻中心

【48812】7口井伺候“超级稻”

来源:贝博app体育官网下载最新下载    发布时间:2024-06-25 21:00:17

  8月15日,太阳已没前几天炙热,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试验田里的水稻已经勾头,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煞是可爱。

  “试验田里已无一滴水了,有的田慢慢的开始泛白。幸好昨天下了一点毛毛雨,打湿了禾叶。”

  王化永的108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今年选种的“湘两优2号”,承担了袁隆平院士第四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的重任。

  2011年,他的试验田首次突破了900公斤,达到926.6公斤,创造了世界纪录,曾被国务院领导称赞为“不但给中国人挣了‘里子’,还挣了‘面子’”。

  可今年持续的干旱使王化永陷入了极度的焦虑和担忧中。原本供试验田灌溉的三都河在一周前就已干涸,只有在低洼处有些许积水,试验田处在无水可灌的困境。

  “现在正是水稻二次灌浆、壮籽的关键时期,水稻缺水,就会引起根系萎缩,禾叶泛黄,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空壳率,降低谷粒的千粒重,导致产量降低。”站在田埂上,王化永握着一把稻穗,心疼地说。

  为了解决缺水问题,王化永也想了很多“超级”办法。他保留了往年被拔得干干净净的田埂杂草,通过杂草遮住阳光,降低水分的蒸发;在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用喷雾器向禾叶喷洒水,保持禾叶的湿润度,以免被高温灼伤,导致叶片光合功能失效;他还在试验田边一口气打了7口井,抽水灌溉。

  “水井的水量太少了,24小时抽水也只能灌溉9分田。计划再打几口井,能保多少算多少。”已在试验田“泡”了67天的王化永,满脸倦容,语气中充满了深深的无奈。

  “我们也是想方设法给试验田引水,可干旱的时间太长了,附近的水源已经枯竭,最近的中团水库离试验田也有10公里远,每次放水,由于路途太远,加之渠道渗漏,到这里已经所剩无几。”羊古坳乡党委书记米成柱说。

  “今年4月15日播种,5月10日移栽,我们遵循‘良种、良法、良田、良态’的‘四良法则’,一亩田插了9033株,禾苗长势比历年都好,根据抽样测算,平均每穗达到了234粒,最多的每穗有400多粒,只要千粒重达到27克,今年非常有可能突破亩产1000公斤大关。但缺水,让我寝食难安。”王化永不无遗憾地和记者说,“可以说,创造奇迹,就差临门一脚。”

  据王化永介绍,试验田的水稻大约要到9月15日才能全部成熟,收割还要延长几天,总共还需35天,这期间至少还要灌3次水。

  “前几天,袁隆平院士还打来电话,了解试验田的旱情,并叮嘱我尽力多保一些。”王化永有点激动地和记者说,“今年4月9日,在海南举行的中国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高产攻关启动会上,我还跟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和袁隆平院士汇报了基地的情况,并邀请他们收购时来见证奇迹。可现在缺水,心里就没底了。”

  “县、乡、村的干部每天都在帮忙想办法,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袁院士实现梦想。”米成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