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博app体育官网下载最新下载 发布时间:2024-02-28 21:11:08
继左线隧道贯通两个月之后,今天上午9时,由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建设的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右线盾构穿过江底重重阻碍,顺利完成接收,实现双线贯通。
“十四五”以来,南京的过江通道建设全面提速,建设者们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拼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持续提升南京作为特大城市的功能和品质。今年以来,市公建中心聚焦过江通道、高速公路、市政设施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瞄准年度建设任务目标,统筹兼顾,高效推进。
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是距南京长江大桥最近的过江隧道,含东延工程路线千米,建成后将向南连接惠民大道地下互通,向北连接横江大道、江北大道互通,实现江南江北“手牵手”,对于推动南京拥江发展、加快江北新区建设、提升长江干线过江能力、疏解主城过江交通压力、逐渐完备区域路网体系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历时27个月,如同两个龙头般的盾构机“创新”号和“建宁”号,穿过江底重重障碍,终于在今天实现双线隧道贯通。作为国内穿越长江隧道施工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这条隧道的穿江之旅与此前的隧道相比,有何不同?
“盾构隧道穿越江南大堤处紧邻长江深槽,不仅水深、坡陡,地质也软弱,为国内长江段盾构首例,当时并无任何经验可借鉴,施工风险极高。”施工现场负责的人介绍,这也是建宁西路过江通道越江段存在的最大风险点,尤其是当盾构到达江南岸深槽陡坡段时,需要切割数十根钢筋混凝土堤岸抗滑桩。
为了确保施工顺顺利利地进行,右线盾构机“建宁”号上安装了智能雷达装置,让其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能提前预判。“比如前方有溶洞,就能够直接进行超前注浆,将洞填起来,再进行盾构施工,大大降低风险。”施工现场负责人和记者说。为此,市公建中心还邀请多位专家对实施工程的方案咨询把关,落实落细专项安全技术交底,优化盾构机各项参数配置,全程进行精细化施工管理。
护航“巨龙”过江实属不易,作为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工程的先发盾构——左线“创新”号盾构机掘进到隧道顶部距离江面55米处时,曾遭遇破碎带,断层破碎带裂隙极度发育,黏土含量高、黏性大,中风化白云岩碎块强度高达125兆帕。
面对困难,项目团队在刀具类型、刀筒型式上不断寻找突破点,改进刀体型式与刀具材料,提高刀具的耐久性,使其更加适应软硬不均的断层破碎带,解决了刀圈因受力不均而易崩断的问题;此外,他们还研发了新型封板,对刀座上的刀刃旋转预留孔进行封堵,相当于给汽车轮胎处安装了轮眉罩与挡泥板,有效解决刀筒内部积渣的问题,降低刀具偏磨速率。
在市公建中心的引领下,项目施工团队与断层破碎带缠斗165个日夜。“创新”号盾构机先后更换刀具40频次,累计更换刀具391把,以平均3.9环更换一次刀具、每次换刀近10把的频率,成功穿越破碎带地层。
“作为一名过江隧道的建设者,也是一位居住在江北新区的市民。建宁西路建成通车后,我们去主城区就又多了一条免费且快速的通道,我和同事们都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项目现场,一位工人笑着对记者说。据了解,建宁西路过江通道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届时,市民驾车从江北大道到中央门只需15-20分钟,将有效分流南京长江大桥、定淮门长江隧道的密集车流,方便市民快速过江。
以“建设世界一流的路桥隧工程”为目标,市公建中心独具匠心打造品牌建设,注重科研攻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建设精品工程。
除了今天双线贯通的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另一座由市公建中心建设的仙新路过江通道也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目前,仙新路过江通道跨江大桥上部结构正在进行南锚碇锚室爬梯安装,准备“猫道”拆除和路面上层摊铺施工,全力推进建成通车这一目标。
创新热潮一直在金陵大地澎湃涌动着,不仅在实验室,还在城市重大建设过程中每一项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市公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比如,在建宁西路过江通道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公建中心从建管养一体化方面出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推行四新技术应用的同时,开展工艺工法微创新,全线应用可视化视频交底、无人值守称重系统等44项四新技术,形成29项工艺工法微创新,取得实用型专利22项,发明专利18项,省级工法4项。
3年前,市公建中心在江心洲长江大桥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新型斜拉桥建设经验,取得一项又一项国内外大奖,如今在探索“一跨过江”的悬索桥面前,仙新路跨江大桥建设再次深耕细作、创新引领,突破一个又一个难题。
仙新路过江通道的大桥钢箱梁桥面创新采用“加热—保温—降温”的过程,将钢桥面板焊缝中残余应力更多地释放开来,这样钢桥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裂缝,桥梁常规使用的寿命也得以延长。“打个比方,原来能够正常的使用50年的桥,如果运用新型面板,寿命能延长30多年。”项目现场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仅这项钢桥面板抗疲劳技术,已被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公路分会评为“江苏公路工程四新技术”。
坚持创新驱动,市公建中心在建设的同时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开展《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地下互通工程运营通风及烟气控制模型试验研究》和《紧邻超深、软土基坑敏感建筑结构性能预测与控制技术》结题评审、《大型复杂市政越江隧道智慧运行成套技术探讨研究及应用》中间成果评审、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东延工程《超大断面、长距离顶管穿越城墙遗址及护城河建设关键技术》项目中期评审等,为破解工程难题、推进工程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目前,仙新路过江通道和建宁西路过江通道的项目研究均已申报并获批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过江通道跨江而立,穿江而过,因江而兴。除了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不断,市公建中心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保、绿色推进项目建设的诸多经验也获得业内及多方认可。
以盾构形式穿越长江的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恰巧位于江豚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为把对江豚的影响降到最低,建宁西路过江通道自施工以来,始终致力于为江豚营造安全生存环境,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水中大熊猫”。
“秉承‘生态环境友好型’绿色工程的理念,建设全套盾构泥浆循环处理设施,并在储浆池下设置隔离,防止泥浆外渗。生活垃圾污水经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统一定点排放,并定时进行水质检测。”施工现场负责这个的人说,在“创新”号盾构机穿越大堤时,现场采用全方位高压喷射法进行实施工程。相较于传统工艺,不仅加固效果好,施工噪声、振动小,而且能用内部管路吸取喷浆切削后的土体与多余浆液,确保泥浆不外溢。
同时,项目在施工场地四周安放驱豚仪和声学记录仪,对江豚活动特性进行记录,并配套设置报警装置,当发现江豚出现在施工水域或有靠近施工水域的趋势,施工团队会暂停施工,让江豚安全通过,或利用超声驱赶仪将江豚驱离施工区。
不仅如此,为了给江豚“让路”,计划于明年开工的锦文路过江通道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修改原先设计的具体方案,从而避开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调整后的方案,三塔悬索桥改为双塔,江面中将不再设桥塔,从而避免影响到江豚活动和栖息。同时,桥梁线位也从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边缘,挪到核心区外的缓冲区。
今年以来,市公建中心主动出击、不等不靠,高效推进仙新路过江通道、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污水二通道、宁盐高速、宁滁高速等项目建设。在建设者的不断努力下,仙新路过江通道预计明年建成通车;宁马高速滨江开发区互通改扩建配套工程、后圩大道连接线工程已顺利建成通车,有效缓解道路交互与通行拥堵,为公众出行提供安全畅通的道路通行环境;宁滁高速正在全力推进建设中;宁盐高速正在开展鲁宁线迁改、品质工程绿色工程方案研讨、工程施工前各项技术准备等工作。
今年,也是市公建中心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落地有声”的一年。中心聚焦工程建设难点重点,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和问题整改,走访行业部门、学习同行先进,带着题目找问题、听意见,带着问题找思路、寻对策,共开展调研35场次,调研对象36个,形成调研报告40篇,并且坚持边学边改,建立民生实事项目清单9个、制定整改措施36项。
作为承担全市多项重大工程的建设者,市公建中心彰显了一流管理上的水准,创建了一流精品工程,展现出一流工程形象。2023年全球道路联合会全球道路成就奖获奖项目公布榜单中,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荣获全球道路成就奖设计类大奖。此前该项目还获得2022年度国际桥梁协会杰出桥梁结构奖和美国《工程新闻纪录》杂志“2022年全球最佳项目奖”。
2023已确定进入倒计时,但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双线贯通的节点恰似鼓点,催人奋进。市公建中心将持续发扬攻坚克难的作风,保持干事创业的拼劲,努力干出“走在前、做示范”的过硬业绩,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做出贡献。